據新華網報道,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10月11日在廣州市拉開帷幕。中國移動最新推出了十大低空網聯應用場景:

中國移動以5G-A、大視頻、AI、算力中臺為核心,構建低空智聯、通感一體和應用服務能力體系,助力打造低空經濟飛行監管新秩序。第一:在做好5G-A物理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開展載人機和無人機的全量飛行管控,杜絕黑飛。第三:平臺統一發起航線申請,審批通過后將同步至UOM平臺。當災害斷電、斷網、斷路“三斷”情況發生時,傳統應急通信設備和手段無法及時快速恢復災區通信,中國移動堅持自主創新,研發安全可信的無人機應急通信管理平臺——中移凌云、研制業界首款航空應急通信基站——中移應龍,高空對地無線信道傳播模型等一系列核心算法,逐步完善建立出中國移動空、天、地、海“四縱三橫”的應急通信體系。中國移動聯合產業伙伴,開創了“跨海干線、城市支線、外賣末端”全鏈條低空物流新模式。以無人機代替貨船、貨車等傳統運輸方式,在跨海運輸、同城轉運、外賣配送各場景全面提升海鮮運輸效率。中國移動打造“通”“感”“管”一體化低空物流解決方案,發揮5G-A多頻組網優勢,實現物流航線信號全域覆蓋,滿足無人機實時通信需求;應用通感一體技術,對無人機軌跡動態實時監測,確保安全飛行;自研中移凌云低空運營平臺,以“5G+AI”為核心,實現無人機智能管控。中國移動把5G-A、AI技術應用于智慧機場的建設,率先在保山打造全球首個5G-A智慧機場。中國移動提供了包括3CC、Redcap、通感一體、雷視聯動、無人機反制等一體化融合服務,通過5G-A通感能力的部署,劃定了以跑道防控區域內、高300米的電子圍欄區域,實現了對低空無人機、地面車輛等目標的全天候監測和預警,完成了雷視聯動以及無人機飛手定位、反制等能力的部署,經過測試,通過雷視聯動與通感基站的融合已經初步具備了空地一體的低空監測、防護的能力。中國移動推出了基于5G-A技術的空中無人機運輸解決方案。在中國移動與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的合作中,中國移動建立了無人機血液運輸航線,確保緊急血液樣本通過專用運載箱精準送達檢驗中心,避免了因交通延誤而導致了急救失敗。這款無人機還可以運輸檢驗樣本、病理切片、緊急藥物和手術物資等各種醫療物資,能夠實現24小時內快速高效的醫療資源調度,提升了醫院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中的應急能力。2024年5月,中國移動中移凌云平臺助力廣東省順德區政數局實現了全區13個局辦及10個鎮街的無人機機庫的集約利用與兼容共享,真正做到了全域覆蓋、全業務場景、全流程智能、全天候運轉,提高各種無人機巡檢場景的使用效率。中國移動5G+北斗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通過控制5G-A網聯無人機精準飛行,實現農業植保作業降本提質增效。低空遙感在產前全面體檢土壤的地力、肥力,產中監測作物葉面和植株特征進行產量預估,產后及時掌握收割進度,便于調配農機搶收。綜合評估,5G-A網聯無人機應用前后,對比傳統農機效率提升70%、人工作業勞動強度降低60%、人工和農資成本降低30%、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少15%。助力德州寧津入選“噸半糧”示范縣。中國移動綜合利用衛星監測、無人機巡護、云臺監控等技術手段,構建了空天地一體化的森林草原火情監測體系,應用電子沙盤、作戰標繪等智能手段,大幅提高了森林草原火險預測預報、火情監測、輔助決策等綜合指揮調度能力和業務水平,有力保障“打早、打小、打了”的防滅火目標實現。永川森林草原防滅火綜合管理平臺包含“防火要素一張圖”、“AI推演輔助決策”、“無人機監測系統”、“前線后方聯動”、“火情閉環處置”、“多重感知精準定位”等六方面重點和亮點內容,貫穿了森林防滅火的日常預防、感知預警、決策處置等全過程。在常州,中國移動打造了“一套低空設備””+“一個政務巡檢平臺”的全新模式,構建5分鐘快反圈,實現高效巡檢。配套了261個5G基站,實現了低空網絡全覆蓋,打造了常州應急響應5G分鐘快反圈。依托一機多巡的模式,在常州27個政務巡檢場景落地,各部門按時間、次數購買服務,實現了巡檢輕資產模式。2024年,中國移動結合白洋淀景區痛點和中國移動核心能力,共同完成了白洋淀智慧景區五個應用場景建設落地。包括無人機對景區進行1:1建模還原,讓游客可以在“上帝視角”鳥瞰整個景區;無人機協助巡查人員在空中對整體景區進行快速全面巡查;無人機搭載可見光和紅外攝像頭,協助排查人員聚集和火災等安全隱患;無人機搭載喊話設備,在空中對違規靠近珍稀動物棲息地的車輛船舶和人員及時警示驅離;由無人機、船只、巡查人員構建空地淀立體搜救體系,全方位保障游客安全。